
无尘/整理文字
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,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,是极其复杂的,与人类的
生产、生活、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我们佛教相信每个人
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。佛教其实并不推崇科学的敌人——迷信,相反,佛教
是推崇理性、反对迷信、注重因果的,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,并一向支
持科学技术发展。
朝山僧团从发心开始,就在考验每一位朝山团的成员们的信仰。其中有五位
法师,也有短期出家所持的出家师,也有一路护法的医生,护法居士。团队从锣
鼓喧天的欢送中寻找自己需要前进的方向。在一条心中笔直前往九华的大路上,
感受地藏王菩萨的温暖。说我们在朝圣,与其说我们仰仗着诸佛菩萨的慈悲,贪
恋着地上的温暖。有人会说大路会有什么样的温度能让你们这么执着。作为佛的
仰慕者,我们用这最原始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佛陀的敬仰。
除了我们在前进,沿路上的护法居士也在陪着我们一起感受诸佛菩萨的慈
悲,每每回想起每一位护法的关心的话语,网上的留言,还有电话的问侯,心中
永远都是温暖的。这也是大家信仰汇集到一起的力量。
咸安的黄爹、无相寺的心庆、心吉,阳新日香居士以及彭泽的日圣居
士......名字无法一一书写,但是感恩的心永远都为大家念出声声佛号。
前几天日香居士给僧团发来了信息:师父,阿弥陀佛,顶礼师父!自富池一
别,已有一段时日了,不知师父们现在何处,我们非常挂念,阳新的几个老菩萨
犹甚,打不通您的电话还特意打到我这探听,让我转以问候!在这阴雨连绵的天
气里,想起师父们路途的艰辛,心里百感交集,总想为师父们做点啥!我和丈夫
商量着天气凉了,为师父们添置一点冬衣,不知妥否,还是有更需要的东西?望
师父们给以机会!阿弥陀佛!日香再次顶礼!
一路上,我除了自己去约束自己心中的野马,让一直不平静的心慢慢调整。
从不会听别人说话,或是不善于听别人表达的那个我,调整成一个喜欢听别人说
出他的见解的人。
以前的我,看到不对的,我会说,会指出。但是路上,我一直都在想这个问
题。我指出别人的问题这种作法是不是对的呢?这和我的信仰是不是相符合的
呢?最终,在看到一句前人说的话的时候,我想到了答案:当你看到别人的错误
的时候,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不圆满。所以你才看到了别人的缺点。如果你是圆满
的,世上的一切都没有对与错。没有是与非。
就如《地藏王菩萨本愿经》中说到:南阎浮提,行恶众生,业感如是。业力
甚大,能敌须弥,能深巨海,能障圣道。是故众生。莫轻小恶,以为无罪。死后
有报,纤毫受之。父子至亲,歧路各别。纵然相逢,无肯代受。也就是说,父子
至亲都不帮自己了却业力,都不能代受,真是个人冷暖个人知,个人吃饭个人
饱。修行也是一样,不能仰别人之恩惠,需要自己发心修持。我们能仰仗的只能
是三宝的加持,三宝的慈悲与教导。而未法时代,我们够学到的法门最器众生
的,真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,老实念佛。
到了彭泽县城,能勇师寻找休息的地方,因为好多天没有休整,浣洗。就找
了间不太显眼的招待所。没有想到,缘份也就这么不可思议。这家老板娘竟然是
一位持全素二年的信众,未受皈依。看到了我们来,十分的高兴,听闻诸师讲述
佛教故事,随我们一起放了台大蒙山后发心皈依。诸师慈悲,代上心下平和尚收
了位三宝弟子。心平和尚赐名----日圣(日秀一枝寒梅香、圣凡同体悟真常、贤
劫能遇佛出世、者遵摩诃衍觉场)。
人生从生,就一直在路上,但是路上要是有了信仰,就知道了方向。人生没
有方向就会在不停的转圈,转圈即轮回。有了方向,便可依三宝的力量寻找解脱
之法。希望未受三皈的菩萨们,要精进。希望受了三皈的我们,更要持诸佛名
号,得蒙佛光披被,将信仰的力量培养成我们前往极乐净土的力量。阿弥陀佛!